1. 开云电竞(中国)集团

      开云电竞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時政熱點
      首頁 > 新聞中心 > 時政熱點

      科學把握高質量發展的質和量

      發佈日期:2024-02-18 信息來源:《紅旗文稿》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席大大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圍繞什麼是高質量發展、為什麼要高質量發展、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對中國經濟發展新實踐作出一系列理論概括和戰略部署。席大大總書記深刻闡明了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方位、地位作用和豐富內涵,為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新徵程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科學把握“質”和“量”的辯證統一關係,加快促進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質的有效提升帶動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更為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一、經濟發展中“質”和“量”的辯證關係及演進規律

       

        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這一特徵具有深刻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

       

        質量互變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之一。在經濟發展中,“質”通常表現為結構、效益和安全性,質變是這些方面發生的根本性變化、突變性飛躍。“量”通常表現為規模、程度和速度,量變是這些方面連續的、逐漸的、不顯著的變化。量變和質變是辯證統一的,量的增長為質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礎,質的提升為量的增長提供持續動力。席大大總書記指出,“經濟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上升不是線性的,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必須轉向質的提升,我國經濟發展也要遵循這一規律”,“要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堅持以質取勝,以量變的積累實現質變”,“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積小勝為大勝”。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新時代正確處理經濟發展中“質”“量”關係的道理學理哲理,為新徵程上更好把握質量互變規律、推動高質量發展實踐,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

       

        在量的積累和質的飛躍相互促進的過程中實現發展目標。新中國成立以後,通過實施五年計劃等,我們在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立足自身優勢,加快推進工業化,建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並長期穩居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席大大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益接近高收入國家目標。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不斷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當前,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催生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成為新一輪產業經濟發生質變的重要推動力量。經過量的聚沙成塔實現質的歷史巨變,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這是我們黨在領導經濟建設偉大奮鬥歷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

       

        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是應對國際環境變化、促進自身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大國博弈日趨激烈,從趕超走向制勝既要靠規模的對比,更要拼質量的高下。解決國內經濟結構和體制機制的深層次矛盾,滿足人民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注重把經濟總量“蛋糕”做大的同時,也要注重提高增長的內涵和品質,以質的優勢催生量的能級。在具體實踐中,一方面,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以“量”的積累穩住經濟發展的基本盤,用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確定性應對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必須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質”的突破開闢發展新空間、塑造發展新優勢,推動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邁上新的大台階。

       

        二、我國經濟發展日益接近質的飛躍

       

        高質量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也是與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的發展。從這些維度看,我國經濟發展都呈現出正在發生質變的生動局面。每一個維度的質變都是建立在長期量變的基礎之上,高質量發展表現為量的積累與質的飛躍相統一、質變在多領域加速出現的特徵。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創新發展的質變主要表現為新技術對產業發展的重塑、我國創新在全球的位勢和競爭力的躍升。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5G網絡,5G應用廣泛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67個;全國共有762家企業進入全球企業研發投入2500強;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躋身全球科技創新集群前10位;國家創新指數綜合排名世界第10位,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科技創新由長期跟跑進入跟跑、並跑、領跑“三跑並存”的新階段。這些成績的取得,靠的是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研發投入上持續加力,在創新主體上不斷拓展,在創新要素上加快積累,推動創新發展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

       

        下好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協調發展的質變主要表現為城鄉區域優勢互補性和融合互動性的顯著增強。目前,我國城鄉融合更加深入,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形成;區域發展更加均衡,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快構建,土地、資本、技術和數據要素區域間流動更加暢通。這些成績的取得,靠的是大力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構建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農村地區和中西部地區在發展生產、改善生活上持續發力,不斷縮小與城鎮地區和東部地區的差距,推動城鄉二元結構逐漸向城鄉融合發展演進,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和國土空間體系加快形成。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色發展的質變主要表現為理念和行動的轉變、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轉型。目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成為行動自覺;我國建成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清潔發電體系,成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先行者和引領者;產業核心競爭力跑出綠色“加速度”,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暢銷全球。這些成績的取得,靠的是大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在降耗減碳增綠上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開放發展的質變主要表現為貿易結構的優化、“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深度結合、平台能級的提升。目前,在我國進出口貿易中,一般貿易和服務貿易佔比總體上升,出口主導產業由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向高新技術產業轉型升級;共建“一帶一路”走過了第一個蓬勃十年,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自貿區建設擴圍提效,22個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貿港建設梯次展開,制度型開放成果加速向全國複製推廣。這些成績的取得,靠的是大力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在貿易規模和進出口平衡上穩中有進,在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上穩健增長,在自貿合作上加快佈局,推動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質量的對外開放格局。

       

        改革發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終的判斷標準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發展成果。共享發展的質變主要表現為共同富裕的新階段、教育醫療等重要指標的新躍升。目前,我國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正邁向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已進入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人均預期壽命等主要健康指標居中高收入國家前列,社會保險主要險種加快實現省級和全國統籌、轉移接續更加順暢便捷。這些成績的取得,靠的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不斷促進就業增收,紮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在中華大地上如期全面建成了惠及全體人民、含金量高的小康社會,人民生活質量和社會共享水平取得歷史性進步、全方位躍升。

       

        發展和安全要動態平衡、相得益彰。安全發展的質變主要表現為新安全格局對新發展格局的有力保障、對關鍵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和自主可控。目前,我國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實現中國飯碗主要裝中國糧、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基本形成,風光電技術創新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加快解決集成電路、5G通信、高鐵、大飛機、發動機、工業母機、能源電力等領域“卡脖子”問題,產業鏈供應鏈更趨穩定安全;數據安全能力建設加快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日趨完善。這些成績的取得,靠的是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注重防範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重大風險,始終確保堅守底線安全的能源資源產量和自給率,推動我國發展安全性達到新高度,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越走越穩。

       

        三、新徵程上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到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在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上保持領先,必須在發展質量上取得新突破。

       

        在創新賦能上持續突破。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重點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強創新引領、科技賦能,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在具體工作中,要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攻克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聚焦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領域,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深度融合,形成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充分發揮數碼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大力推進產業數碼化和數字產業化,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在改革開放上提質增效。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重點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持續注入強大動力。在具體工作中,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破除市場准入壁壘,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消除制約要素合理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打通國民經濟循環堵點,充分激發各類所有制企業生機活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定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破除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帶來的障礙和壁壘,破解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造成的困難和問題,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在縮小差距上主動作為。城鄉差距、區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依然是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短板所在。重點是把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在具體工作中,要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強化戰略統籌、協同發展、合作互助、利益補償,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體相當。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推動更多低收入人群邁入中等收入行列。

       

        在宏觀調控上精準加力。推動經濟量質齊升離不開精準有效的宏觀調控。重點是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着力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不斷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促進經濟循環更加暢通。在具體工作中,要着力擴大國內需求,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加快形成完整內需體系,穩定拓展外需市場,以新需求催生新供給、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實現供給和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堅定不移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持續提高勞動者素質,鞏固提升人力資本優勢,適應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政策協調配合,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在風險防範上奮力攻堅。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是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的關鍵。重點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在具體工作中,要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完善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四個革命、一個合作”,加強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確保能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持續鍛造“撒手鐧”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推進數據安全治理體系和保障能力建設,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不引發系統性風險。

       

      原標題:科學把握高質量發展的“質”和“量”
      責任編輯:張少義
      頁面編輯:蘇偉

       

      媒體垂詢

      E-mail:ZNJ@szgmtian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