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电竞(中国)集团

开云电竞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時政熱點
首頁 > 新聞中心 > 時政熱點

推動新質生產力同新質戰鬥力高效融合

發佈日期:2024-04-07 信息來源:《光明日報》

  把握高效融合內在機理 促進新質戰鬥力提升

 

  新興領域是隨着科學技術進步和人類活動範圍拓展而出現的新型戰略空間和關鍵技術領域,也是新質生產力和新質戰鬥力生成和存在的共性空間,這一領域具有強大的經濟效益和戰略前景,兩用性強,突出體現在技術同源、價值同向、產業同根、路徑同步等方面,值得高度關注。

  技術同源是高效融合的起點。軍地新興技術在科學原理、試驗設備、研發工藝等方面具有高度共通性,可充分聚集社會資源實現協同創新,促進新興技術雙向轉化應用,提升整體創新能力。一方面,地方一些新興技術經受市場檢驗,逐步發展壯大,被國防建設引進吸收再創新,成功應用於國防領域,能促進新質戰鬥力生成;另一方面,發端於軍用的一些新興技術,通過技術溢出效應,帶動民用領域相關產業發展,能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促進國民經濟發展。

  價值同向是高效融合的前提。新興產業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的基礎上,代表着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方向,是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其科技成果在國防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中都擁有廣闊前景。在新興領域內催生的新興技術,天然具有雙重屬性,利用國家工業體系完備的優勢,在生產品質高、競爭力強的民用產品的同時,廣泛參與國防工業的生產和科研,有利於提升武器裝備研製生產能力;統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滿足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貫徹國防要求,有利於強化國防功能;培養網絡、生物等戰略科技人才,既可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也可以服務國防安全。發源於經濟和國防領域的新興技術,其目標導向是一致的,都可以為安全和發展服務,有利於強國強軍,有利於提升國家戰略能力。

  產業同根是高效融合的基礎。新興領域是知識技術密集和資產密集領域,發展所需的資產、資金、設施、人才等要素具有基礎通用性,在國家財政資金支持和社會資本投入、基於國家科技和工業基礎能力的配套、戰略科技力量的技術攻關等方面的需求趨同。資源要素的雙向流動和高效配置,可實現功能結構耦合聯動,產生更多價值,帶來更高融合效益。同樣,新興領域專家人才的通用性可促進軍地新興技術雙向交流、相互促進,為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實現聯合技術攻關,促進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成果產出帶來更大空間。

  路徑同步是高效融合的條件。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領域產生的新興技術和產品發展路徑相似,通常有着從設計到試驗再到定型量產的過程,具有相互促進、同步提升的特徵。歷史經驗證明,科技革命的顛覆性創新成果在經濟社會領域的應用,激發驅動了新質生產力產生,同時,通過技術疊代、賦能嫁接、場景拓展等能夠極大提升新質戰鬥力。把握新興領域先進技術同處起步階段、交叉融合發展特徵,加強集成創新和綜合應用,能夠促進新質生產力、新質戰鬥力同步提升,推動形成多點突破、群體迸發的局面。

 

  加強新興領域謀劃佈局 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

 

  新質生產力同新質戰鬥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的目標是全面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新興領域是國家發展和安全利益的拓展區,具有發展潛力大、制勝機理新、支撐技術新、裝備形態新、編組方式新、作用效果極具顛覆性的特點。加強新興領域的謀劃佈局,搞好系統籌劃,創新新興領域戰略能力提升的渠道和方式,營造善於激發內生動力的環境,可為生產力和戰鬥力提升和跨越式發展注入新動能,快速實現“賽場”“賽道”轉換,打造非對稱優勢,促進經濟社會和國防建設高質量發展。

  伴隨着以無人智能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工業體系重構和戰爭形態的加速演進,未來高端戰爭將是核威懾條件下的大規模、高強度、具有尖端技術水平的戰爭。推動新質生產力同新質戰鬥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以加快生成新質戰鬥力需求為牽引,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優化國防科技工業佈局,以技術升級創造發展新動能,能夠提高武器裝備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太空、網絡等新興領域的戰略能力,實現我國科技自立自強,贏得未來軍事鬥爭主動權,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新質生產力同新質戰鬥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的發展路徑是新興產業、技術、設施、力量、儲備一體佈局。

  夯實新興領域技術產業基礎,聚焦補齊產業鏈短板,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和產業化步伐。健全先進技術預先儲備、敏捷響應和快速轉化機制,優化科技治理生態。快速發現和儲備一批具有國防潛力的關鍵技術成果,推動先進技術快速突破和部署應用,加強先進技術基礎研究,加快先進適用技術向裝備應用轉化。

  整體設計新基建佈局,兼顧國家發展和安全戰略要求。新老基建統籌配置、需求一體響應,推動“聯網、補網、強鏈”的網絡型建設,打通基礎設施“血脈”,實現互聯互通、協調聯動。推動新基建落實國防要求,修訂相關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細分領域需求對接程序、責權關係、投資方式、使用運維。拓展新基建應用場景,加大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統籌力度。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適應國家科技和軍事科研長遠人才需求。推進相關國家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國防科技工業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基地及綜合性科技協同平台建設,推動新型力量聯合培養,依託院校、科研機構、軍工集團等優勢資源,分類打造專業人才培訓示範基地;借力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引進培育高層次國防科技創新人才和團隊;加強新質國防動員力量建設,組建太空、網絡、電磁等新域新質動員隊伍,加強應急應戰力量統籌建設和協同運用。

  推進新興領域物資聯儲,響應極端情況持續供應需要。明確新興領域內高端技術裝備、關鍵元器件等物資的規劃、收儲、管理和動用的職責分工,優勢互補,一體構建新興領域物資聯合儲備池;構建新興領域物資調配網絡,建立統一的新興領域物資儲備條目和編碼標準,藉助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物資儲備數據共享、動態更新、智能調配,確保緊急狀況新興領域通用物資統籌使用、集中服務國家安全大局。

 

  精準把握富國強軍需求 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

 

  新質生產力同新質戰鬥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的工作重點是需求對接、規劃銜接、資源共享。把握新興領域共性需求,實現需求精準對接。加強需求統籌協調,建立需求分級分類論證提報機制,綜合考慮新質生產力和新質戰鬥力發展、富國和強軍等需求,形成供給清單和需求清單,發揮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軍事鬥爭核心需求的牽引驅動作用;理順分級分類分域的需求對接渠道,進一步規範程序方法、職責權限、機制保障,推動需求科學提報、順暢對接、及時響應、高效落實,全面推進新興領域統籌發展。

  加強新興領域頂層設計,實現規劃計劃銜接。建立縱向貫通、橫向兼容、政令暢通、運行高效的戰略管理機制,統籌設計新興領域一體化規劃佈局,推動戰略規劃統籌銜接制度化規劃化體系化,創新統籌銜接方式,實現一體設計、一體實施、一體運用;完善配套政策支持,研究健全新興領域平時發展與戰時轉化運用制度體系,細化建立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明確軍隊、政府、企業和社會力量的職責分工,確保平時快速發展、戰時高效轉換。

  優化新興領域要素配置,實現資源共用共享。堅持宏觀調控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引導優質社會資源力量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通過分領域分類別制定資源要素共享目錄清單,實現資源一體整合、力量一體運用。破除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和雙向轉化的制度壁壘,以政策鏈推動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等深度融合,形成兼容共用的基礎體系。制定針對性的激勵措施,推動多元主體有效協同,實現資源要素跨區域跨單位有序流動和高效配置,發揮資源最大綜合使用效益。

  新質生產力同新質戰鬥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的關鍵手段是先進性評價、適用性評估。以先進性評價探測前沿方向、發現融合需求。先進的不一定能形成新質,但新質必然來源於先進。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新質戰鬥力,前提是通過開展先進性評價,探測具有戰略潛力的前沿方向,以方向之“新”促進生產力、戰鬥力之“新”。同時,通過先進性評價查找經濟和國防應用與前沿方向的差距,對比技術上的同源性、價值上的同向性、產業上的同根性、路徑上的同步性,發現融合需求,以需求的相融促進生產力、戰鬥力相促。

  以適用性評估檢驗融合潛力、驗證拉動成效。新興領域儘管存在技術同源、價值同向、產業同根、路徑同步等特點,但並不是完全相同,即使在商業領域已經成熟應用的技術,也不一定能滿足國防應用需求,需要根據應用需求與基礎技術的成熟度,通過設計應用場景、開發原型系統、搭建仿真環境,驗證新興領域的適用性,檢驗融合潛力,推動先進技術、人才、數據、設施快速轉化應用。通過適用性評估,一方面可以在事前研判共建共用共享預期效益,科學選擇融合方式,另一方面能夠在事後檢驗融合效益,總結評估雙向拉動成效,改進融合方式,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不斷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

 

原標題:推動新質生產力同新質戰鬥力高效融合
作者:廉振宇、李曉歌
責任編輯:徐皓
網頁編輯:蘇偉

媒體垂詢

E-mail:ZNJ@szgmtian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