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电竞(中国)集团

    开云电竞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時政熱點
    首頁 > 新聞中心 > 時政熱點

    多維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發佈日期:2024-06-20 信息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城鄉關係經歷了早期以鄉村農業為主體支撐城市發展、中期以工業推動城市發展反哺鄉村發展和近期以城鄉一體化統籌城鄉融合發展三個主要階段。城鄉融合發展是發揮城鄉比較優勢,在經濟、社會、制度、空間和生態等多維度的融合。我國城鄉融合發展目前面臨要素雙向流動空間不足、制度保障不完善、公共服務水平不均衡、基礎設施差距較大、空間生態融合機制不健全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採取高質量的城鄉融合發展措施。

     

      經濟融合: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

      農村經濟發展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而城市經濟發展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引擎。經濟融合關鍵在於城鄉要素的雙向流動。城鄉要素主要包括人口、土地、資金、技術、信息等。要提高要素流動效率:一是建立城鄉統一市場體系,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信息化建設以降低人口、土地、資金等要素精準匹配和流動的成本;充分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技術,為經濟發展打通城鄉乃至國際市場空間。二是產業是要素流動的載體,要大力推動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在信息技術革命、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革命背景下,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結構為內核並相互融合的新型經濟形態,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文化與旅遊業、健康業與養生業的協同發展,加速提質推動城鄉一二三產業的協同融合。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產業,根據產業類型,延伸產業鏈,加強農業生產、經營、貿易、服務、線上線下等全產業鏈建設,用品牌帶產業,鼓勵賣產品的同時賣服務,打造城鄉聯動的產業集群,實現城鄉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協同發展。三是構建城鄉融合金融服務體系。為此,需要實現銀行網點全覆蓋,加強數字金融建設,建立現代數字金融體系,推進互聯網金融和移動金融服務,打通城鄉金融網絡通道;健全城鄉金融監管體系,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市場穩健有效運行,為實現城鄉經濟融合提供資金服務支持。

     

      社會融合:城鄉融合發展的基礎

      社會融合主要體現在文化、教育、醫療、社保、優撫與救助等方面。其中,文化融合是城鄉文化互嵌的過程。城市文化是城市區域的人們在改造自然、社會和自我的活動中,共同創造的行為方式、道德規範、觀念形態、典章制度、知識體系、風俗習慣、技術和藝術成果等。其所形成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認知可為鄉村文化建設提供經驗和借鑑。而鄉村文化同樣是先進文化有機組成部分。比如鄉賢文化、手工藝等非物質文化、田園文化、農耕文化等,這些是根的文化、是創作思想的來源、是放鬆身心的樂土。公共圖書館、文化站、農村書屋、智慧廣電、非遺和藝術工作室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城鄉文化融合的載體,可推動城鄉文化資源的共享和交流。加快城鄉教育設施建設,通過信息技術賦能鄉村教育,推動城鄉教育資源的共享和優化配置,促進城鄉人口素質的共同提升;提高偏遠貧困地區教師的福利保障水平,吸引和穩定鄉村教師隊伍。建立城鄉醫療服務網絡體系。通過醫聯體、醫共體、互利互惠醫療等,推進城鄉醫療協同發展,實現醫療資源共享和優化;推進電子化醫療服務,實現醫療服務的遠程就診、遠程診斷、遠程諮詢、遠程醫療監護等服務,開展“互聯網+醫療”的新模式,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覆蓋率。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為核心的社會救助體系,實現城鄉社會救助的無縫對接,建立城鄉優撫及救助一體化體系。

     

      制度融合:城鄉融合發展的保障

      雖然我國已經取消了農業和非農業戶籍管理制度,但各種社會保障制度仍需繼續完善。為此,一是要加快完善城鄉社會保障制度,擴大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等保障範圍,實現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水平的均衡;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和福利保障,提高相關信息傳遞、接收、處理效率和服務質量。二是建立進城落戶服務機構,加強服務保障和後續管理,包括居住安置、就業創業、社區融入、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服務制度,切實解決遷入人口的實際困難。三是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政府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制度。總的來說,只有讓城鄉融合制度真正落到實處,才能打通城鄉融合發展的制度瓶頸。

     

      空間融合:城鄉融合發展的橋樑

      空間融合為城鄉各種資源自由流動提供了橋樑,因此要優化城鄉空間結構,建立城鄉統一規劃體系。一是根據城鄉空間格局和特點,注重農村空間產業發展和新型農村建設,加強農村區域景觀規劃、鄉村規劃、產業佈局規劃等;扶持現代農業、農村旅遊、特色小鎮等元素在農村空間中的培育和發展。二是推進城鄉交通、水利、電網、通信網絡、燃氣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立便捷的交通運輸系統、信息通信網絡和生態環境保護系統,是實現城鄉空間互動和協調發展的關鍵所在。三是加強城鄉土地利用規劃和管理,優化城鄉用地佈局;推動人口空間融合,農民群體是農村空間發展的關鍵參與人,儘可能實現農民群體和農村區域空間發展的良性互動和相互促進;構建城鄉勞動力流動的產業空間和市場空間,實現城鄉人口的互動與融合。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的作用,重點是提高農村地區發展水平和生活質量,在城鄉區域間建立互聯互通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和產業鏈,在空間上打破距離感和建立融合的橋樑。

     

      生態融合:城鄉融合發展的依託

      從行政區劃上來看,城市和鄉村有區域上的差別。但從空間上來看,大氣、水、土地等是連成一體的。在城鄉融合發展中實現生態融合的關鍵在於尊重並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自我修復和自我再生能力。為此,一是注重生態環境的修復和保護。制定政策和法規,建立環境監測和管控體系,加強對污染源的管治,加大對環境保護的投入;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態系統的恢復和修復,提高生態系統的功能和可持續性,科學規劃城市綠地、公園和旅遊景區等生態資源。二是建立農業生態保護區和生態農業園區。支持和鼓勵農業生態化和有機農業的發展,促進精準施肥、科技覆蓋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廣農業循環利用、綠色有機農業等新型農業模式。三是設立生態保護優先區、紅線區等特殊保護區。鼓勵建立低碳生態示範區,發展可持續的生態旅遊和休閒業,利用生態產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綜上,高質量的城鄉融合發展需要多維推動,其中經濟融合是關鍵,健全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政策體系是重要任務;制度設計是保障,打通城鄉融合發展的各項制度瓶頸是前提;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事業向鄉村延伸和覆蓋是重點;合理規劃空間和生態佈局是城鄉融合生命共同體的橋樑和依託。總之,多維推動高質量城鄉融合發展以縮小城鄉差距,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務。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踐和經驗研究”階段性成果)

     

    原標題:多維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作者:周學榮
    責編:徐倩陽
    網頁編輯:蘇偉

    媒體垂詢

    E-mail:ZNJ@szgmtian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