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电竞(中国)集团

开云电竞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時政熱點
首頁 > 新聞中心 > 時政熱點

新質生產力理論的實踐意義

發佈日期:2024-06-20 信息來源:學習時報

  席大大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新質生產力理論深刻揭示並指明了新時代我國生產力發展的主攻方向,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明確了我國自信自立要緊抓不放的戰略重點。

 

  新質生產力理論指明了我國生產力發展的主攻方向

  生產力是人們改造自然、徵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動社會進步最革命、最活躍的要素。在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那裏,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是構成生產力的基本要素,農耕時代的生產力就是如此。馬克思強調“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但並沒有把科學技術看成是構成生產力的一個獨立要素。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根據國內外生產力發展的客觀實際,作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科學技術被視為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的首要因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席大大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根據時代要求和我國國情變化,遵循生產力發展的一般規律,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我國生產力的發展明確指出了主攻方向。

  新質生產力突出高科技特別是顛覆性的科技創新在生產力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在生產力不斷升級發展的過程中,科學技術一直處於主導地位。歷史上每一次生產力的巨大飛躍都歸功於科技突破,這些突破不僅引發生產方式的革命性變革,還孕育出新產業和新形態,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縱覽人類社會經歷的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都是推動生產力提升的“加速器”。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要把功夫下在關鍵和前沿科學技術的突破上,整合科技創新資源,推動科技創新與生產力發展的深度融合,實現對生產模式的革新。

  新質生產力強調新要素在生產力發展中的促進作用。新要素是指在傳統生產要素基礎上出現的數智化機器設備、數智化勞動者、算力、新能源、新材料等要素形式。新要素的湧現是對傳統生產要素的拓展和升級,使得要素範圍擴大、要素更加多元、更加注重生產要素的質量。新要素為生產力發展注入活力。一方面,新要素作為生產力發展的基礎要素,其重心從數量增長轉化為質量的提高,能夠創造出更高質量的勞動價值,提高生產力質量。另一方面,新要素融入生產力,與其他生產要素能夠形成互補和協同機制,重塑生產方式,為生產力發展提供新動能。

  新質生產力重視和發揮新組合在生產力發展中的推動作用。新組合是指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使各生產要素獲得最佳結構,實現最優組合。在生產力系統中,同樣的要素,排列和組合方式不同,其功能作用就大不相同。一方面,新質生產力通過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實現組合方式的最優化和高效率利用,能夠有效提高資源配置水平,有效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從而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另一方面,新質生產力通過要素的新組合促使主導技術、產品形態、產業結構等發生轉變,助推生產力結構轉型升級,為我國生產力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新質生產力理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

  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產業支撐。高質量發展需要以新質生產力為推手,而新質生產力發展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載體。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產業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技術革命性突破而發展形成的,其具有高知識技術密度、長產業鏈等特點,是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着力點。未來產業則以前沿基礎、新發展需求為驅動力,具有顛覆性強、附加值高、影響力大等特點,處於產業鏈的核心和關鍵位置,是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抓手。

  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物質技術支持。高質量發展的實現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之上,這一物質技術基礎主要就是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通過技術革命性突破,加速生產方式的變革,提高經濟增長速度的同時,為高質量發展不斷賦能。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新質生產力將節能減排技術與生產過程相結合,推動產業綠色化轉型,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

  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高素質勞動者。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實現需要推動人口大國向人才強國轉變。人才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新型生產力,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也能培養大量高素質人才。人才需求的動力機制和人才成長的培育機制,可以源源不斷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大軍。

 

  新質生產力理論明確了我國自信自立的戰略重點

  當今世界局勢日益嚴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面臨加速前進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一局勢下,我國要想抓住戰略機遇,突破外部的風險與挑戰,必須實現自信自立。而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賴於新質生產力提供的戰略重點。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突破科技封鎖、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在經濟全球化和關鍵核心技術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更加凸顯我國“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性。新質生產力依靠科技自立自強,破局西方國家的科技霸權,驅動生產力變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創新性轉變。新質生產力強調國內市場的挖掘與利用,通過內部發展激發經濟活力,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的同時,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重塑我國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增強實力、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舉措。新質生產力是國際競爭的新優勢。科技創新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依靠科技創新是快速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條普遍規律。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應對挑戰、搶抓機遇的戰略性創舉。新質生產力通過科技創新,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使我國在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巍然屹立、加速前進。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尋求新動能,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重要途徑。當前,在西方國家對華“脫鈎”和打壓背景下,提出新質生產力理論,是旨在依靠本國人力、資源條件向內尋求發展動能,避免和減輕來自西方負面影響的戰略智慧,更是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關鍵舉措。新質生產力創新發展方式,激發發展潛能,摒棄“零和博弈”的發展思維,走開放包容、生態綠色融合、共建共享之路,以自立自強的姿態實現自身發展,同時維護國家安全利益。

 

原標題:新質生產力理論的實踐意義
作者:郭相茹、周文彰
責編:徐倩陽
網頁編輯:蘇偉

媒體垂詢

E-mail:ZNJ@szgmtian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