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电竞(中国)集团

开云电竞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時政熱點
首頁 > 新聞中心 > 時政熱點

融入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潮

發佈日期:2024-07-10 信息來源:光明網

  新質生產力的提出是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經濟新增長點、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科技自立自強等一系列方針部署政策上的延續和升華,來自於真真切切的實踐積累。這些實踐包括了科技創新的快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由小到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從弱到強、產業轉型升級更快更深、新舊動能轉換接續不斷等一系列艱苦探索的全過程。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2011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8100多輛,在這樣的基礎上,國務院在編制《“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時,把“十二五”末期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定在50萬輛左右,到2020年的銷量定在500萬輛左右。定這個數的時候,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實現起來難度比較大。但是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2023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達到了950萬輛左右,在全球居首位,佔全球總銷量的三分之二左右,遠遠超過排在第二、第三位的美國、歐洲。

  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上已經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產業體系,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使用成本大幅下降,使用的便捷度持續提高。新能源汽車領域不僅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最具代表性的領域,是綠色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更是新質生產力發展壯大的縮影,精準描繪了代表新發展理念、具備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的先進生產力成長壯大的實踐過程。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了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和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徵,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由此可以看出,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傳統產業中,對傳統產業的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服務化等一系列的改造提升,以及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佈局加快,圍繞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強國,還有農業強國、新型工業化等一系列重大戰略佈局任務的不斷推進,都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範疇。

  我們以人工智能這個賽道為例,用新質生產力的視角分析人工智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的過程,可以看出這一過程是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技術為基礎,衍生出一系列的新業態、新產品、新服務。在海量文獻的處理、圖像製作等多個領域形成了對傳統腦力、體力工作的替代,極大程度地提高了處理效率,也提供了更多更豐富的可供選擇的產品和服務類型,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生產工具、生產資料。同時,更多的應用場景的積累來自於現實需求,也對人工智能大模型開發人員以及新產品、新服務應用端的勞動者的素質、技能、能力、知識儲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例如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應用,需要開發人員對自身的基礎算法編輯能力不斷提升,對大數據從存儲到清洗到標註加工的技術水平也要不斷地儲備提升。在應用端,用戶需要掌握更多應用人工智能衍生產品的技巧,形成新的工作習慣,反過來又對研發端提出更多的需求。

  當前各方面對新質生產力的探討,已經從前一段時期集中在是什麼、為什麼這些偏理論層面的探討轉到了應該幹什麼、怎麼幹的實操層面。2024年各省出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很多省份都對發展新質生產力有了一系列比較明確的規劃,各個地方競相發展新質生產力,繪製出了一幅很宏偉的藍圖。

  瞄準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超前佈局新賽道,地方的做法是無可厚非的。從國家產業政策的層面也鼓勵各個地方着眼長遠,提前謀劃,但是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實際上更要立足當前。像一些老工業城市、資源型城市的大院大所,智力資源並不豐富,它的優勢更多地體現在傳統的、工業資源型的產業,實際上沒有必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人力去向北上廣深看齊。實際上更多地可以紮實深耕,發揮本地區傳統主導優勢產業的優勢,在補鏈、延鏈、強鏈上做文章,在提升現有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價值、提升產品的技術知識密集度上下功夫。讓數碼技術、生物技術、材料技術、綠色技術、低碳技術等能夠融入到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中,提高傳統優勢產業的創新實力,讓它煥發出高質量、高效能、高科技的特徵,擺脫依靠能源、低成本的人力投入、重資產投入的傳統產業的增長模式,成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力。

  也要看到有一些礦產資源、產業鏈條基礎比較好的地區,在規劃發展新質生產力時,重點瞄準新材料方向,但是這些新材料更多的是基於已有的資源優勢,這種做法是典型的對產業鏈的延續,也值得不斷地推廣,積極融入到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浪潮中。

  新質生產力的本質和內涵更強調勞動者、生產資料、生產關係的全優組合和躍升,這種躍升並不一定要看準哪個方向、哪個領域,所以青年人在擇業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本身具備的專業能力、已經獲得的職業技能,在自己比較有興趣,而且有能力、有意願、有一定特殊優勢的領域中深耕。新質生產力強調的還是創新驅動下勞動者技能的不斷提升,因此青年人在從業的時候選准方向是一方面,持之以恆地提升自己的技能,依靠自己的技能在這一領域中有一技之長、發揮長處還是立足的本質。

  新質生產力支撐高質量發展,對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物質保障、非常堅實的技術支撐,也為我們提供了實現宏偉目標的實實在在的支撐條件和可能。

(作者姜江 系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 )

 

原標題:融入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潮
責任編輯:徐倩陽
網頁編輯:蘇偉

 

媒體垂詢

E-mail:ZNJ@szgmtian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