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电竞(中国)集团

开云电竞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媒體聚焦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聚焦

我國加快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

發佈日期:2024-09-03 信息來源:經濟參考報

   “開拓二號”深海重載採礦車海試水深首次突破4000米;“深海一號”大氣田實現向1500米超深水跨越……我國深海科技與海工裝備接連實現新突破,正在成為推動傳統海洋產業升級、新興海洋產業崛起、未來海洋產業培育的重要力量。

  日前在三亞召開的第二屆海南自貿港國際科技創新合作論壇暨深海技術創新大會上,一批海洋領域的“硬核裝備”和先進技術集中亮相,展示了廣闊的應用場景和推廣前景。各科研單位和企業研發“掌門人”齊聚一堂,共同聚焦科技創新賦能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

 

  “深海利器”賦能藍色經濟

  耕海牧漁,“種糧”于海。幾天前,“鑫環1號”海洋牧場養殖平台在東方市感城海域投放錨定完畢,計劃9月正式投產。這是一座集水產養殖、種苗繁育、旅遊觀光於一體的綜合性半潛式智能化海洋牧場養殖平台,預計年產魚類可達200萬斤,年產值9000萬元以上。

  我國海水魚類養殖發展迅速,產量由1984年的不到1萬噸,提升到2023年的200多萬噸。“發展深遠海養殖,就是通過科技創新踐行大食物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關長濤介紹說,2018年以來,我國先後研建了10餘款大型養殖網箱、岸聯式和全圍式兩種圍欄、游弋式大型養殖工船等設施與裝備,促進了深遠海養殖的發展。

  從生物資源、油氣資源、礦產資源到可再生能源,藍色國土蘊藏豐厚“寶藏”。我國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一批“深海利器”加快挺進產業“新藍海”。

  高科技海洋裝備是深海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產業需求牽引帶動我國海洋裝備研發不斷深入,推動實驗室成果的加快落地和批量化應用。”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原校長林忠欽說,近年來我國在深海油氣勘探和開採裝備、大型郵輪和大型LNG船等高性能船舶,以及有人/無人水下作業裝備方面發展迅速。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全球深海作業歷經70餘年的發展,如今已經具備安全可控的工程化能力。深海重型作業裝備屬於定製化的高端裝備,是深海作業的關鍵支撐,具有體積大、重量大、功率大、結構複雜、功能多樣化等特點。儘管我國在該領域佈局相對較晚,但國內企業正在加快追趕。

  作業級水下機械人近三年市場佔有率居全球第一,挖溝機市場佔有率居全球第一,全球約70%的海底通信光纜由中國中車提供裝備進行敷設……依託高鐵內核技術沉澱,中國中車跨界“入海”,努力打造第二張“金名片”。10年來,中國中車先後攻克了深海裝備電動化技術、多功能輕量化重載作業系統技術、分佈式管纜探測及埋深測量技術等行業前沿難題。

  上海中車艾森迪海洋裝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定華介紹,公司研製了系列深海懸浮作業機械人、深海挖溝敷纜機械人等國內首台(套)裝備,服務于海洋油氣、海底通信、救援打撈、可燃冰開採等國內深海作業場景需求。下一步,將推動深海重型作業裝備高效電動化,提高效能降低投資成本、運營成本,也更加符合綠色發展的要求。同時,提升整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具備自主或半自主的作業能力。

 

  科研攻關孕育未來產業

  今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學自主研製的“開拓二號”深海重載採礦車成功完成海試,首次實現深海重載採礦車布放作業水深突破4000米,並實現多項重大技術突破,接下來“開拓二號”將繼續向更大水深挺進,為將來深海礦產商業化開採夯實科技和裝備支撐。

  “深海資源豐富,是未來全球爭奪的戰略空間。由於全球海洋的平均水深接近4000米,給深海資源開發利用帶來極大挑戰。”林忠欽指出,目前我國的高端船海裝備仍需大量進口,海洋裝備關鍵核心技術需要進一步突破。

  海洋裝備從研發到應用離不開大量試驗、測試。我國在長期實踐中,已形成了完善的“水池-湖泊-近海”海洋裝備體系化試驗技術,貫穿於裝備“概念方案設計-中試樣機測試-工程化樣機研製”全過程,為我國自主研發的海洋裝備跨越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眼下,林忠欽正帶領科研團隊開展“遠海浮動島”(深遠海全天候駐留浮式研究設施)研發工作。該平台將實現惡劣環境可長期駐留,海上快速移動,保證深遠海長時間、連續試驗,為海洋裝備研發提供極限研究手段。

  “我們正在緊鑼密鼓開展‘遠海浮動島’設計建造,爭取2028年投入使用。”林忠欽表示,“遠海浮動島”將打造成為高端海洋裝備的試驗平台、前沿開發技術的測試平台、探索未知海洋奧秘的科考平台,形成海洋科學與海洋工程研究的新範式。

  此次大會發佈了《面向2035年的中國深海礦產資源開發及利用技術發展路線圖》。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專家李茂林表示,目前我國錳、鈷、鎳、銅等關鍵礦產資源高度依賴進口,資源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想要打破現狀,深海礦產資源開發技術探索和商業化集成刻不容緩,技術路線圖的發佈意義重大。

  據了解,路線圖梳理了相應的技術體系和研究內容,提出了中國深海礦產開發的願景目標,即到2035年,按照安全可靠、綠色低碳、智能高效的原則,突破深海礦產資源“勘探、開採、選冶、環保”關鍵技術,建設自主可控的深海採礦裝備系統,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深海礦產資源商業開發能力。

  向更長遠目標展望,中國科學院院士、嶗山實驗室主任吳立新介紹了“透明海洋”的概念和意義。他表示,“透明海洋”工程是指使用現代海洋觀測與探測技術,構建“海洋物聯網”體系,實現海洋的狀態透明、過程透明、變化透明。“無論是氣候安全、能源安全、礦產資源安全還是糧食安全,對海洋的精準感知和預測具有重大意義。”

  實現“透明海洋”,需要構建起海洋物聯網工程,實現空中、水面、水下、海底的一個感知體系,包括更細、更深的衛星觀測技術,低成本、小型化、低能耗、仿生、超高速的水下觀測平台,以及新興的能源技術、更高能量的水下通信導航方式等等。擁有這些裝備和技術,才能構建起海洋數據底座。

 

原標題:科創興海築強藍色引擎——我國加快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觀察
記者:羅江 夏天 陳子薇
責任編輯:劉陽
網頁編輯:蘇偉

 

媒體垂詢

E-mail:ZNJ@szgmtian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