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电竞(中国)集团

开云电竞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政策解讀
首頁 > 新聞中心 > 政策解讀

推動源網荷儲四端統籌優化

發佈日期:2024-09-04 信息來源:中國電力報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數據局聯合印發《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圍繞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總目標,聚焦近期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亟待突破的關鍵領域,選取典型性、代表性的方向開展探索,對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增強系統穩定性和保供能力

  我國未來5~10年預計年均新增用電量將維持在5000億千瓦時左右,“增量達峰”是我國電力行業碳達峰的核心特徵。未來,新增電量需求將主要由清潔能源發電滿足,其中新能源是主力。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接入帶來的頻率、電壓穩定及電力保供等問題,需要依靠新型電力系統解決。

  以專項行動引領技術、機制、模式創新,是新型電力系統2035年基本建成的關鍵舉措。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不同發展階段面臨的問題各不相同。為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小步快跑”取得階段性成果,亟需立足當前發展階段,以系統思維統籌各領域各環節,提出現階段重點任務,在源網荷儲協同發展、調用及市場機制等方面取得突破。《行動方案》在充分考慮技術發展水平的基礎上,提出2024~2027年重點開展的9項專項行動,做好先行先試,以“小切口”解決“大問題”。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新能源對傳統電源的安全可靠替代,推動煤電轉型升級,夯實保供基礎、促進綠色發展。

  推動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是突破“不可能三角”的核心抓手。實現碳達峰需要綠電、保供需要安全、發展需要經濟,“不可能三角”是新型電力系統的重大挑戰,突破“不可能”三角,必須要加快推動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當前新能源主要發揮電量替代功能,“十四五”前三年,我國新增用電量中,由新能源提供的電量佔比約43.5%。而目前新能源參與電力平衡的容量極小。《行動方案》結合“新能源+儲能”一體化發展模式,積極探索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實現路徑。通過應用高精度長時間尺度功率預測、新能源主動支撐、風光儲協同調度等技術,打造一批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實現電站按曲線一體化調用,將新能源置信出力提升至10%以上。在電力供應緊張的地區,推廣應用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模式,可有效提升電力供應保障能力。

  新能源與數據中心、工業園區等融合發展,有助於新能源就地消納利用。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發佈的《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行動計劃》提出,引導新建數據中心與可再生能源發電等協同佈局,到2025年年底,算力電力雙向協同機制初步形成。《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統籌數據中心發展需求和新能源資源稟賦,實施一批算力與電力協同項目。充分利用數據中心負荷調節能力,與新能源出力協同優化,提升算力與電力協同運行水平,提高數據中心綠電佔比,降低電網保障容量需求。

  隨着新能源逐步實現電量、電力和安全穩定替代,煤電定位將轉變為基礎保障與系統調節並重,對機組靈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行動方案》提出新一代煤電發展路徑,以清潔低碳、高效調節、快速變負荷、啟停調峰為主線,推動深度調峰、快速爬坡等能力進一步提升,保障電力供應、促進新能源消納。在燃料端、運行端、排放端持續發力,應用零碳或低碳燃料摻燒、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技術,促進煤電碳排放水平大幅下降。

 

  全面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

  我國新能源已進入跨越式增長的新階段,消納壓力持續增加,亟需以保障新能源合理消納利用為目標,確定調節能力需求,推動源網荷儲四端統籌優化。

  在電源側,充分發揮常規電源的靈活調節作用、提升新能源調節能力。煤電方面,靈活性改造是現階段最具經濟性的系統調節手段之一,對存量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需實現應改盡改,並加強對實際調用效果的評估和優化改進。新能源方面,充分發揮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配套儲能的靈活調節作用,可顯著改善電站整體調節性能;同時,《行動方案》提出,推進構網型技術應用,從設備層面進一步提升新能源主動支撐調節性能,緩解常規電源調節壓力。

  在電網側,進一步提升電網平台資源配置能力。未來,電網發展格局將呈現大電網與分佈式兼容並舉的特徵。大電網層面,沙戈荒大型風光電基地、西南水風光及海上風電基地化開發,需要大規模外送消納新能源。《行動方案》提出依託先進的發電、調節、控制技術,開展新型交直流輸電技術應用,實現高比例或純新能源外送,提升跨省區資源優化配置能力。配電網層面,分佈式新能源等新型主體的可觀、可測、可調、可控水平有待提升,配套電網調度方式、機制和管理需要優化調整,通過探索主配微網協同的新型有源配電網調度模式,有助於提升配電網就地平衡能力。

  在負荷側,着力調動需求側各類靈活調節資源。近年來,極寒、高溫等極端天氣頻發,我國用電負荷屢創新高,電力可靠供應面臨較大壓力。需求側響應是緩解供需緊張形勢的經濟高效手段之一,《行動方案》在典型地區實施高比例需求側響應試點,提出響應能力應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10%左右。同時,為發揮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等新業態、新模式的靈活調節作用,《行動方案》提出全面推廣智能有序充電,開展車、樁、站、網融合互動探索,加強電動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利用源網荷儲資源建設一批虛擬電廠,提升電力保供和新能源就地消納能力。

  在儲能側,因地制宜推動共享儲能科學佈局。目前,在全國範圍內,新能源場站內配建儲能與共享儲能規模基本相當,但從調用效果來看,共享儲能可從系統層面最大化發揮靈活調節作用。《行動方案》提出,在新能源短期內快速發展的地區,基於調節能力需求分析,佈局一批共享儲能電站,並結合不同應用場景探索多種技術路線,滿足爬坡速率、容量、長時間尺度調節及經濟性、安全性的需求,提升系統層面的電力保供和新能源消納能力。與此同時,需要優化完善配套調用和市場化運行機制,結合所在地區新能源發電特性和負荷特性,在供應保障緊張或新能源大發的調峰緊張時段實現共享儲能充分調用,提高利用效率。

  近期,在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加強新型電力系統研究,支撐編制發佈《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配合起草《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下一步,該院將持續推進高端智庫建設,發揮好決策諮詢作用,全力支撐《行動方案》專項行動落實落地,為實質性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貢獻力量。

 

原標題:推動源網荷儲四端統籌優化
作者:王雅婷 劉強 崔陽 郭津瑞
責任編輯:余璇
網頁編輯:蘇偉

媒體垂詢

E-mail:ZNJ@szgmtianxin.com